TAIWAN 🇹🇼

騎單車去爬百岳-嘉明湖五天四夜耍廢遊

By |2025-04-14T11:00:10+08:008 4 月, 2025|TAIWAN 🇹🇼|

上篇 單車去爬百岳-庫哈諾辛山 上篇提到,我在庫哈諾辛的上坡中,臨時加抽了一天向陽山屋,使得原本四天三夜的嘉明湖行程,變成了五天四夜豪華遊。結束之後,我也很開心做了這個決定!畢竟嘉明湖那麼遠,怎麼能不好好的品嚐一下呢!這次的單車+登山遊,總共花了十天,正常來說是可以出國的天數了,這趟旅行也確實帶給我猶如出國般的滿足,第一次在三千公尺上搭帳篷,第一次走台灣的百岳,完成了一直以為跟自己無緣的「百岳」。 一切應該很陌生,卻又在某些時候很熟悉。 【五天四夜度假遊】 Day1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-向陽山屋 Day2 向陽山屋-嘉明湖山屋 Day3 嘉明湖山屋-嘉明湖-嘉明湖山屋 Day4 嘉明湖山屋-向陽遊客中心(更改為向陽山屋 Day5 向陽山屋-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原本的計畫是在第四天從嘉明湖直下到向陽,大部分的人行程也是這麼走的,但我臨時決定多一天停留向陽山屋,讓第四天的行程不會那麼趕。抵達向陽山屋時,很慶幸做了這個決定,向陽山屋真的好讚,能多住一天根本賺到! 向陽山屋不僅有沖水馬桶,寢室還有拉簾營造隱私空間,負責訂餐的兩家公司,口味也是所有山屋數一數二的!外面就是山椒魚的棲息地,偶爾會遇見黃喉貂或黃鼠狼,晚上更有可能在廚房門口撞見黑熊😂,雖然遇見動物不是什麼好事情。 【獨攀的思考】 這趟旅程從進入山中,每一個人都告訴我,獨攀不是一個好選擇,參與救難多次的協作大哥也說,獨攀發生山難的機率較大。因此我一整路都在思考,難道山要教會我的東西就是適應團體生活嗎?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爬山的人,就要學會如何團體行動嗎? 我是一個喜愛獨處多於團體的人,雖然與陌生人相處沒有太多的困難,甚至會比一般人來得簡單,但與他人相處時,耗費能量相當快,又得用更長的時間獨處,才能夠把能量補回來。

騎單車去爬百岳-庫哈諾辛山

By |2025-04-14T10:59:28+08:0017 3 月, 2025|TAIWAN 🇹🇼|

  先說騎單車到登山口這件事真的太瘋狂了,前面幾天騎車會把肌肉能量耗盡,在爬山的時候速度和耐力就變得超級無敵差!但我真的太想要單車旅行了,所以才會硬是把它跟爬山排在一起!但真的不建議大家把它規劃成一個行程。 每天接近傍晚的時候都會在心裡狂罵自己,為什麼要這樣,為什麼要做這種事,身體根本負擔不了🤬 然後每天睡醒:其實還可以啦!睡一覺體力恢復蠻多的,而且這樣蠻好玩的!🙄 【行程規劃】 沒有百岳經驗的我,首次百岳選擇嘉明湖,只是因為前年開車經過,覺得那裡空氣好清新,溫度也好舒服,聽了很多次的嘉明湖,原來在這裡呀,有一天一定要來爬嘉明湖,就因為這個前年的小小願望,這次的目的地就訂嘉明湖。 在做功課時,發現南橫也有其他的百岳,但是礙於道路管制,想要一次把南橫三星走完,是有點難度。研究南橫三星時,得知庫哈諾辛山有山屋,而且免費,就這樣隨意決定要去庫哈諾辛+嘉明湖。 南橫現在沒有開放單車通行,所以打算騎到梅山口,再想辦法搭便車過去,行程預計九天八夜,庫哈諾辛三天兩夜+嘉明湖四天三夜+梅山口前後往返天數。 ·南橫管制,週二與週四不開放,開放時間為早上七點至下午五點,兩點過後不得通行梅山口及向陽管制區。 為了配合這個管制,我將行程安排在星期一進入庫哈諾辛山,週三下山搭便車到向陽口,週六再從向陽回梅山口。 但我從週六就要開始從台南善化騎單車往梅山口出發,回程時也會需要花一天的時候騎車回到屏東轉運站。 水庫真的美 【裝備清單】 做功課時好死不死看到登山輕量化的文章,結果就一頭栽下去研究!單車旅行裝備大部分都有考慮到重量,所以登山輕量化對我而言,不需要額外花太多錢,但我是登山小白,這個裝備清單看看就好,不要照著做。 食物 2.163公斤,因為我沒有吃早餐的習慣,單車旅行時,都是早上喝了咖啡之後,直接殺40公里,中午才停下來大休息,好好的吃個早午餐。當然知道爬山和騎車不同,但因為在嘉明湖段有住山屋,要是真的食物不夠,打算、再加價訂餐,所以其實不太擔心食物不夠的問題。 衣服 不算身上穿的總重889公克,內容物有兩件短T,一雙長襪,一件發熱衣,雨衣,羽絨外套 全部都是睡覺穿的,既然在山上不能洗澡,那好像也沒必要帶換洗衣物(這趟當然有其他的換洗衣物,但是沒有帶上山就是了) 睡覺時我會換上乾淨的襪子跟穿上發熱衣和羽絨外套。

眠月線到水漾森林-初次見面

By |2024-05-27T14:34:51+08:0027 5 月, 2024|BACKPACKING, TAIWAN 🇹🇼|

【山會呼喚你】 因為工作的關係,常常會進入阿里山,每一次從沼平車站往姐妹潭的方向時,總會看見進入眠月線的塔山步道入口,必須用盡全力才能不讓自己的腳步往那走去。 四月中再也按耐不住,登記了某個週末的入山許可,可想而知,我不是一千多個登記者中的350位幸運兒,但我想這也是山的安排,因為我在五月的平日獲得了兩天的進入許可,只不過那兩天,氣象局預測嘉義和南投會有暴雨,走起來可能會有點辛苦。 從眠月線到水漾森林,簡稱阿溪縱走(阿里山到杉林溪) 在做眠月線功課時,無意中發現這條路線,從阿里山走到杉林溪,嘉義走到南投,這聽起來太酷了吧,於是眠月線兩天一夜,立馬變成阿溪縱走三天兩夜。 【申請眠月線進入許可】 眠月線部分屬於一葉蘭自然保留區,如果想走完全程,必須在進入的前五日完成申請,一天進入人數上限350人,平日申請人數都在350人以下,選擇在平日探訪,會是比較好的選擇。 https://pa.forest.gov.tw 1.進入申請網址後,選擇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 進入範圍或地點,勾選眠月線鐵道 2.進入入口-塔山步道 離開出口-視是否前往水漾森林 3.選擇民眾環境教育之需要 4.選擇日期 如果打算過夜,必須申請兩次,因為系統一次只能申請一天。 之前爬文,登記入山需要有三人小隊,但這次我只有申請一人,也順利地收到許可,所以就算單槍匹馬也是沒問題的。 記得列印許可書,在進入前投進小信箱。 【三天兩夜裝備】 這是我第一次背裝備爬山,之前也沒有真正的登山經驗,只會帶著一瓶水走市郊登山步道,但因為單車旅行的關係,對於打包行李,還是有小小經驗。 與單車旅行的裝備比起來,我比較不會拿捏的是食物和水的份量,因為單車旅行時,午餐和晚餐都會自炊,喝水量也比較大,但登山時,白天只會吃簡單的食物,唯一會動到登山瓦斯只有在晚餐,行進間也有一整片樹林遮陽,喝的水不如在大太陽下騎單車的多,所以這次行程結束,我的食物都還有剩。

冬季限定野溪溫泉-台中馬陵溫泉

By |2024-02-25T20:54:55+08:0025 2 月, 2024|BACKPACKING, TAIWAN 🇹🇼|

想去馬陵溫泉已經很久了,某天醒來默默的收拾裝備,但收拾完已經下午三點?還是逼自己出發,如果沒有走出家門,明天一定還是廢在家。 前一天我在谷關附近隨便找地方搭帳篷過夜,第二天在谷關全家對面吃了早餐,再外帶一份玉米蛋餅跟熱狗在保鮮盒就出發了。 這是我第一次負重去露營,以往都是靠腳踏車,現在靠自己的腳才知道有多難靠...走完直接全身痠痛好幾天😂 大部分的人會說馬陵溫泉算是中階的野溪溫泉,但我覺得難度不會很高,只是路程比較長,慢慢走還是走得到的(搶不搶得到位置露營又是另一回事) 準備出發! 【裝備有什麼】 咖啡.濾網.破破小杯 衣服內褲襪子兩套(天氣好帶一套就夠了,衣服很容易就曬乾) 毛巾兩條 蔬菜一大盒.半杯米.一包麵.豆皮.蘋果.橘子(麵完全沒吃到) 行動電源.充電線 露營瓦斯煮飯工具.小餅乾一包 電子書.帳篷.睡袋.睡墊.露營燈 濾水器.水壺 因為是臨時決定要出發,所以只有穿拖鞋,過溪的時候都像螃蟹一樣斜著走,其他沒什麼大問題,有朔溪鞋的人最好還是穿著朔溪鞋。 如果可以,希望大家不要擦防曬,雖然現在有很多防曬乳主打不會污染環境,但能不用還是最好的。 【馬陵溫泉怎麼去】 入口處有三個 1.365露營區 合法的入口,但也是最遠的,可以把車子停在進入營區前的空地,走進露營區沿著路走就可以找到下切的地方。

2022單車旅行日記-她們完整了母親的定義

By |2024-05-30T14:15:29+08:008 5 月, 2023|TAIWAN 🇹🇼, TRAVELING STORY✈️, 未分類|

在這趟旅行之前,我大概有三年沒有回家,可能有兩年沒有慶祝過母親節,但在出發之前,我決定和媽媽慢慢修復關係,因為發現自己過去的那些背包旅行,其實都是在逃避,逃避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,更多的是逃避與原生家庭的關係,就要開始人生的第一次長旅,我不希望自己依舊以逃避的心態在旅行,所以我回家了。 從小,就很羨慕其他同學,早餐總有媽媽準備,羨慕那些可以和媽媽當朋友的人,羨慕每一次去同學家,他們的媽媽總是很溫柔。 我的媽媽跟別人不同,她是個工作狂,除此之外,對我們的教養也都很嚴格,不容許我們有任何踰矩的行為,不喜歡我們和朋友玩在一起,只希望我們可以好好的讀書,長大之後能夠坐在辦公室或公家機關裡面吹冷氣,她常常說:「我希望你以後是拿筆工作的。」 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小孩長成她冀望的樣子,特別是我,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子,不是哥哥夢想中會穿著洋裝的妹妹,我會和哥哥一起站在鏡子前,一起吹他那個年代最流行的郭富城中分頭,會讓他的朋友以為我是他弟弟。 更遑論我帶給媽媽的感受,以前甚至懷疑過,自己全身上下大概沒有一處是能夠讓她喜歡,甚至只是順眼的都沒有。 或許是家庭原因,我很害怕和媽媽相似年紀的人相處,因為不想要回答一些想要改變我的問題,因為不想要為了符合期待而假裝,但是在這趟旅程中,我遇到了好多媽媽,就像是回到了童年,他們各自當了部分我最想要的那種媽媽。   【不忘幫我準備早餐的媽媽】 10月5日,在巴黎停留四天後,我開始往北前行,因為里程計算錯誤,那個晚上九點半才抵達Host家,接待我的是一對老夫婦,阿普爸爸和阿菲媽媽,他們擔心我在路上受傷,還特別打電話到警察局問有沒有腳踏車的事故,我告訴他們,因為在路上煮午餐和睡午覺,再加上里程計算錯誤,才不能在約定的時間抵達。 隔天,他們除了準備一桌豐盛的早餐,又額外的給了一個餐盒,說要在路上讓我當午餐,這樣就不會再耽誤行程了。 阿菲媽媽幫我準備的三明治。     【可以當最好朋友的媽媽】 Hengo has been with us for

單車環歐後,來騎騎看裡冷林道!

By |2022-10-20T22:51:15+08:0020 10 月, 2022|TAIWAN 🇹🇼|

:「等你回來的時候一起Bikepacking 呀」 還在歐洲的時候,就收到網友的邀約,因為我在Story上嚷著Bikepaking好帥。 沒想到,這麼隨便的一約,居然可以成行!地點是脂質選的,因為我對台灣的戶外完全不熟悉,日期就挑在她要出發愛爾蘭的兩個禮拜前。 火車駛入太原火車站,我一眼就認出那個有著健康膚色、頭髮及肩的女孩,在月台與她的捷安特小夥伴,準備和我還有RC寶貝一起前往豐原。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,在台鐵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。 往後的24小時,我和脂質將會無比的親密,一起騎車、一起露營、一起吃三餐。 說也奇怪,我似乎沒有擔心過脂質會在這趟旅行帶來什麼麻煩,也沒有問過她是否有公主體質的問題,就這樣和她出發了? 【謝謝帶我體驗台灣的林道】 抵達豐原火車站後,沿著東豐自行車道,一路到東勢,不得不說,台灣的自行車道設備都超齊全,沿途設有公廁,居然還有飲水機跟打氣筒,甚至保健箱也隨時待命。但我想,這也許也是一個腳踏車道還未普及的象徵吧,因為它被視為觀光車道,所以才有那麼完善的設備,如果一個城市裡佈滿腳踏車道,那麼它就是通勤的作用,人們基本上不太需要在上班的路上停下來上個廁所。 在西班牙遇到的德國媽媽說,她很遺憾,現在大家都把騎腳踏車當作運動,而不是日常。 休息站裡的保健箱,下方還有打氣筒。 裡冷林道,大概很少人聽過,但是如果提到谷關,對於林道的位置就略知一二。它是在距離谷關十公里的部落,「裡冷」(里浪)在泰雅族語裡代表的是「深山裡來的人」,跟我們這些白浪,成了強烈對比。裡冷林道最有名的點是「電視機」,位在15K處,那個地方也剛好是個搭營的好地方,我們在午餐後討論,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電視機。 只是上網查到的資訊,有點嚇人...... 「欸!這個人從6K騎到15K騎了兩個小時耶!」文章裡的那個人騎的還是登山車! 「假設我們騎得更慢一些,下午五點到得了吧?」 「而且說不定他也是慢慢騎!」 出發前我們先給自己打了幾劑安慰劑。 在7-11休息過後準備上山! 睡在7-11外面的貓貓。 超級好吃的裡冷冰棒。

會有比台灣更好搭便車的地方嗎?

By |2020-10-28T14:47:35+08:0022 9 月, 2020|TAIWAN 🇹🇼|

南部人的熱情果然不是假的,最快上車記錄在台南達成,上車之前其實也有好多的機車騎士停下來,我問他們要去哪?大家幾乎都是回到我:「看你要去哪,我就載你去哪」 十五分鐘後順利地上了一台BMW,原來他們也是台中人,趁著假日跑到佛光山一日遊,只是因為剛好要到台南媽媽家拿東西,所以我們才有緣在台南相遇。下車後,把我的牌子放在背後,慢慢的往目的地走去,大概二十分鐘後,就有一位女騎士停下來問我要去哪裡。 「我要去高雄的圖書館總館,但是你可以依你順路的路線,隨便放我下車」 「沒關係呀,我直接載你去就好了」 「可是你有順路嗎?沒有順路真的沒關係」 「不會啦,反正我也沒事」 反正我也沒事,是不是台灣人展現熱情的口頭禪,貼心的不要讓對方感到困擾,這段路上真的好多人對我說這句話。     其實有幾個人,都是第一次載人,他們都說「我不知道為什麼,看到有個人站在那裡,很好奇牌子寫什麼,接著就停下來了」然後我們就認識了。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緣分吧?在萬丹搭便車的時候,原本有一台貨車停下來,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,等我追過去的時候,它又離開了,但卻因為這樣,我遇見了超好聊,又一路把我越載越靠近目的地的邱大哥,超瘋狂的他還說: 「不然我直接載你去台東就好了」 「不行啦,這樣我會非常不好意思」 「不會啊,反正我也沒事」 對!這句最熟悉的話又出來了,就算你們真的都沒事,我何德何能可以讓你們花時間在我身上,路上的每個人,都是天使,雖然我們只是陪伴對方很短暫的時間,可是我相信對他們而言這一定是很特別的一天,在他們出門的時候,不會料想到,今天會在路上遇到一個搭便車環島的瘋子,更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有勇氣停下車來,載著陌生人一起前往自己的目的地。 特別要謝謝邱大哥,他原本明明就只是要從萬丹去潮州,結果後來說,載我去南州應該比較好找車,接著又說:「阿不然去林邊那裡好了」,到了林邊,居然先帶我去吃鮮魚湯。 「大哥這頓飯我請你好嗎?你那麼有心要載我去台東」 「吼不用啦,我還想說要請你吃飯勒,我們有緣,不要跟我客氣」 真的讓我好又驚又喜呀!為什麼就是有人會對一個陌生人那麼好呢? 吃完飯後他又說:「我送你到那個往台東的全家」

搭便車環島#1

By |2020-09-23T15:13:40+08:005 9 月, 2020|TAIWAN 🇹🇼|

身為一個業餘流浪者部落客,在這疫情期間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? 騎車環島做過了、單車環島做過了,  徒步環島還沒準備好,好!那就來做一件我在歐洲做過的事情吧! 「搭 便 車 環 島」 就這樣誕生了。 在台灣搭便車的風氣似乎沒有那麼盛行,只有偶爾在東部看見外國人舉起大拇指,唯一遇見的一個台灣人是在七年前,當時我經過了之後,又繞回去看,「喔,原來是搭便車環島,超酷的,我以後可能也會做這種瘋狂的事情」所以那時候就載了他一程,這是我在人生中第一次跟搭便車有關聯的時候。 歐洲搭便車的經驗讓我確信自己,未來一定也會在用這種方式旅行,只不過武漢肺炎這個意外,讓我把這個想法率先實施在台灣。 出發前,好多朋友都說「台灣跟國外不同,應該很難喔」「如果你搭不到車怎麼辦?」「如果你遇到壞人怎麼辦?」 種種的擔心加關心,看在我眼裡,都是......你們真的想太多了啦,我都可以這樣在國外生存,這裡是台灣耶!!對,雖然說凡事沒有一定,就怕那個意外發生,但我就不是那種會因為有風險而不敢行動的人,百分之百安全的事情,我反而才不喜歡做。     要舉起大拇指真的很不容易,讓所有路過的人都關注你,很怕會有人給不好的回應,很怕別人會在心中笑妳。記得第一次在拉脫維亞,我大概在路邊站了十分鐘,才勇敢的舉起大拇指,花了三個小時,都沒有人停下來,也許是我的位置不優,也許是國情不同,不過這沒有讓我覺得挫敗。也依然記得第一次成功搭到車子的時候,一個小時的車程裡,我的嘴角都是上揚的,這是一種成就感?或是一種很開心有人願意信任我的快樂? 雖然搭便車不是第一次,但是要鼓起勇氣還是需要一點時間,只是這次我大概只花了三到五分鐘,就把心態調整好,揚起微笑、舉起牌子,開始找我的有緣人啦! 莫約過了三十分鐘,都沒有人停下來,只有幾台小黃興奮地往我這裡衝過來,於是,換位置! 往前走了大概十分鐘,到了三重交流道口,再找個好位置,開始舉牌!五分鐘後,一台小貨車經過我停了下來,副駕駛座的男孩搖下車窗,往後對我喊:「中壢」,馬上提起我的背包,衝了過去!「可以!」我的牌子寫著楊梅。 上車後,開車的爸爸說:「妳到楊梅喔?」

台東都蘭東河人氣美食,到底值不值得試?

By |2020-09-05T13:52:30+08:0025 8 月, 2020|TAIWAN 🇹🇼|

在台東打工換宿兩個星期,因為民宿有供一餐,再加上自己平時喜歡自己煮三餐,所以其實沒有太大的機會吃外食,不過我還是在最後幾天去嘗試了老闆娘推薦的美食,從台東到東河,吃完之後,把我覺得不雷的餐廳寫出來,雖然沒有到頂尖的讓人驚艷,不過如果有機會到台東玩,還是可以試試看,以下就從台東市往北走,最後到東河市區。 觀光夜市-林家臭豆腐 超愛臭豆腐的我,不管到哪裡一定要嘗試一下最厲害的臭豆腐,雖然這家在谷歌評論只有三點五顆星,但由於查到的資訊都有推,老闆娘也有提及,所以我跟室友去完鹿野高台後,就直衝這裡,一到現場,看到那排隊人潮,真的讓我很期待,雖然是暑假的平日,但這樣的人潮還是嚇到我了,排隊的時間其實不會很久,我們大概排了二十分鐘就可以點餐,等餐點大約多花了五分鐘。     上來之後,臭豆腐當然要趁熱吃呀,第一口,好酥,跟台中一中街的21臭豆腐有得比,不過這種酥不是我最喜歡的那種,因為酥到無法感受豆腐的嫩,感覺只是用很大火,把整塊臭豆腐做到酥脆,臭味程度,稍嫌不夠,不過如果比起一般咬起來很硬的臭豆腐,它還是佔有很大的贏面,林家臭豆腐比較特別的是,它的大小不像一般臭豆腐需要分兩口,也不像一口臭豆腐那麼小塊,應該老闆有特別設定過,這是個一口剛剛好,不會太飽口,也不會覺得空虛的大小。     泡菜的部分,就真的非常普通,而且還是有點冷的,我最喜歡的泡菜是在台南,一對老夫婦開的店,一口臭豆腐,泡菜直接分辣味與不辣,那個辣味泡菜,真的會想要讓人買一桶回去。林家臭豆腐有提供辣椒,但是真的!不辣!對於我這種無辣不歡的傢伙,辣椒不及格,就無法得到滿分🤣 另外,我真心不推薦這個臭豆腐外帶,因為看見外帶是用塑膠袋把臭豆腐封起來的,那這樣到飯店才打開來吃的話,基本上都吃不到酥脆的口感了吧,就連我們現場內用,老實說,最後幾塊,不如前面來的酥脆   那所以到底給它多少分數呢?如果它的等待時間是十分鐘左右,我會給到四顆星,但如果要等二十分鐘以上,我就會像谷歌評論的給他3.5顆星,有時候谷歌評論可以當參考,不一定真的準,我也有曾經吃過超喜歡超推的,可是它也只有三顆星,只能說知己難找呀! 推? 如果人潮不多,我覺得可以值得一試,也許它不會是你吃過最好的,不過也不至於讓你捶心肝佔了胃的空間   觀光夜市-寶桑湯圓 原本我們想要去吃高評價的寶桑豆花,但無奈我們去的當天它連休三天,結果居然在谷歌找到另一家寶桑湯圓,沒有證實過是不是同一個老闆,不過因為名字一樣,我們當下又很想要吃甜點,那就試試看吧!結果一試不得了,這家我是絕對不推,絕對不會再來,甚至要完食都有點困難的。第一個糖水帶點苦味,然後整體糖水不知道是淋太多還是熬得太甜,吃的當下,我一直覺得我一定會得糖尿病!!!所以我刻意把冰跟糖水的部分避開,專心地吃它的料,招牌名字是湯圓,那麼湯圓一定很不同吧。    

台灣打工換宿VS國外打工換宿

By |2020-09-05T13:51:44+08:0014 8 月, 2020|TAIWAN 🇹🇼|

  疫情真的是害慘了我們這些愛旅遊的人,不過換個想法,就趁這個時候多多的讓自己了解台灣吧,特別是在花東或是離島,這些我們平常一年可能也去不到一次的戶外桃源。 不過,這次的打工換宿經驗真是讓我大開眼界,為什麼台灣跟國外有那麼大的差別呢!我想僅是適合大學生暑期做個體驗,對於真的在國外打工換宿過的人,肯定會覺得很難適應,當然,我不在例外。     🛠工時 以往在workaway所看見的,大概都是一天工作4-5小時,週休二日,而且外國的觀念把上下班時間分得很清楚,在結束工作後,如果host需要其他幫忙,他們通常都是會先問過意願,甚至煮晚餐他們也不太好意思讓我幫忙,就連幫忙餵食貓咪,他們都會覺得很感恩,工時如果到了,就算工作還沒結束,他們也會說沒關係,時間已經到了就先休息吧! 在台灣所能找到的工時大約都在6-7個小時,少數約五個小時,極少看見有四小時的,最讓我訝異的是休假日大部分都只有一天,能找到週休二日的真的不容易,通常也會有一點採責任制,例如工作結束後,他們可能有某些事情,在他們眼裡看來可能是小事情,也就會不吝嗇地請你幫忙。     🍱供餐 國外當然也不是全部都會供餐,不過能看到的,大部分他們都會提供三餐或兩餐(無論工作日或休假日皆有),以西方國家的物價而言,能夠提供住宿又供餐,對旅者真的少了很多的負擔,我在德國打工換宿的時候,因為在鄉下,住的地方又必須開車大約十五分鐘才有商店,所以幾乎都沒有花到錢 在台灣所能找到的供餐比例大概是1:1,有一些若沒有供餐會提供餐費,但是餐費只有在工作日才會提供,這個部分就見仁見智了,畢竟餐費在台灣不會花費太多,有一些小幫手倒是可以接受。     🏄‍♂️額外福利 國外所能找到的打工機會,大部分都是農場工作居多,當然在workaway可以看到的範圍就更廣了,除了農場,可能會有家庭小幫手、民宿打掃、建築、園藝、甚至是想要找外國人練習英文,各式各樣可以依自己的專長去尋找合適的工作,對我們而言都是賺取經驗的機會。 台灣會比較吸引小幫手的大概都是戶外活動,因為平時在西岸比較無法接觸到蔚藍的海洋,所以大家到東部都會想要有個機會可以體驗海上戶外活動,可以邊打工換宿,同時又可以免費的體驗活動,對很多人來說這是開啟打工住宿的主要原因。    

Load More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