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 單車去爬百岳-庫哈諾辛山
上篇提到,我在庫哈諾辛的上坡中,臨時加抽了一天向陽山屋,使得原本四天三夜的嘉明湖行程,變成了五天四夜豪華遊。結束之後,我也很開心做了這個決定!畢竟嘉明湖那麼遠,怎麼能不好好的品嚐一下呢!這次的單車+登山遊,總共花了十天,正常來說是可以出國的天數了,這趟旅行也確實帶給我猶如出國般的滿足,第一次在三千公尺上搭帳篷,第一次走台灣的百岳,完成了一直以為跟自己無緣的「百岳」。

一切應該很陌生,卻又在某些時候很熟悉。

【五天四夜度假遊】

Day1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-向陽山屋

Day2 向陽山屋-嘉明湖山屋

Day3 嘉明湖山屋-嘉明湖-嘉明湖山屋

Day4 嘉明湖山屋-向陽遊客中心(更改為向陽山屋

Day5 向陽山屋-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

原本的計畫是在第四天從嘉明湖直下到向陽,大部分的人行程也是這麼走的,但我臨時決定多一天停留向陽山屋,讓第四天的行程不會那麼趕。抵達向陽山屋時,很慶幸做了這個決定,向陽山屋真的好讚,能多住一天根本賺到!

向陽山屋不僅有沖水馬桶,寢室還有拉簾營造隱私空間,負責訂餐的兩家公司,口味也是所有山屋數一數二的!外面就是山椒魚的棲息地,偶爾會遇見黃喉貂或黃鼠狼,晚上更有可能在廚房門口撞見黑熊😂,雖然遇見動物不是什麼好事情。

【獨攀的思考】

這趟旅程從進入山中,每一個人都告訴我,獨攀不是一個好選擇,參與救難多次的協作大哥也說,獨攀發生山難的機率較大。因此我一整路都在思考,難道山要教會我的東西就是適應團體生活嗎?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爬山的人,就要學會如何團體行動嗎?

我是一個喜愛獨處多於團體的人,雖然與陌生人相處沒有太多的困難,甚至會比一般人來得簡單,但與他人相處時,耗費能量相當快,又得用更長的時間獨處,才能夠把能量補回來。

另外一點則是,旅行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,我喜歡它是隨意的,並且是自己能掌握所有決定權的,目的地從來不是我的目的,我喜歡路上的一切勝過抵達的那一刻。

這樣的我或許在某種程度而言,太偏頗了,所以突然想爬山,又在爬山中獲得這些訊息,是因為生命想要提醒我,需要來點改變了?

【初次相遇-向陽山屋】

大概是前一天被庫哈諾辛虐過,從登山口到向陽山屋,居然沒有覺得太困難!而且一整路都非常地享受。溫度適宜,中午過後山裡的人不多,深深感覺自己被一整座森林包圍,蟲鳴鳥叫就像歡迎我的到來,跟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無止盡延伸。

抵達向陽山屋時,頓時覺得超級幸福,剛剛被大自然滋潤了心靈,現在又有那麼棒的山屋可以供身體休息!在管理員介紹環境與帶領至床位後,趕在夕陽消失前,坐在寢室前面的走廊做了一下子的瑜伽伸展,充分地感受身體,還有灑在臉上的陽光,這是結束這一天最美好的方式。

山屋晚上有登山課程(第一次住山屋,不曉得是不是山屋都有提供課程),當天的主題是登山健行與旅行,山屋管理員文泉老師分享他去瑞典國王小徑,以及日本熊野古道的經驗。

我喜歡當天的分享,內容幫我解答了這幾天的其中一些疑問:為什麼登山行程都很趕?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要在凌晨出發?為什麼好多人都似乎是為了跟三角點拍照才出發?

文泉老師分享他本身不常旅遊,但在去了國王小徑的活動之後,有了不同的感受,登山是否能像旅遊那樣,單純只是放鬆,享受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光呢?聽到這些我在心裡不斷地點頭同意。

【從未遇見-嘉明湖】

第二天我走了七個小時才到嘉明湖山屋😂

在嘉明湖的兩個晚上都睡得不是很好,半夜出發的人太多,又加上是週五與週六的關係幾乎滿房,第一天晚上我旁邊睡的還是兩個阿伯😭在心底默默下決定,之後能不睡山屋就不睡,還是努力一點自己背帳篷吧…

原計劃在第三天前往嘉明湖,但天氣從前一天晚上就不好,一直到早上都還是起大霧微雨的狀態,看到這天氣心裡好開心呀!這樣就有藉口留在山屋耍廢😂 我跟管理員借了一本小說。不得不說,在嘉明湖讀著《海風酒店》整個氛圍被堆得滿滿滿。主角們小時候在山裡的山洞相遇,書裡也不時用原住民語去表達,停不下地翻到下一頁,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將它啃完了。

這就是我的嘉明湖遊,住在嘉明湖山屋兩天,卻沒有去嘉明湖。


根本不想再多花力氣走上去看的向陽名樹😂遠遠合照一張就好

回程時,我考慮了幾分鐘就決定上向陽山,到向陽山時天氣變化得有點糟,所以和向陽山拍完照我就趕快下到向陽山屋。

向陽山屋依舊在晚上有課程,當天的主題是比較沉重一點的,關於山難和緊急救護。這兩次在山屋上課程的時候,都有一種在國外時,坐在當地人家聽他們分享故事的感覺,雖然在山屋裡聽的是中文,但是接觸到的主題對我而言都很新鮮。

去年發生了相當多起山難,特別是之前幾乎不太有OHCA案例的嘉明湖,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,因此管理員文泉老師特別選這個主題和大家分享。

這兩次在山屋上的課程,似乎在無形之中呼應了我對登山的疑問,登山不一定要很趕、不一定要到三角點,文泉老師分享他自己的家人到嘉明湖,甚至連向陽山都沒登頂,只是從向陽山屋談天說地,再換到嘉明湖山屋喝喝小酒。


一人一公斤活動

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爬山的人,首先要學會的是自救自助,了解自己的情況,學習更多對於野外的知識,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假設只是為了降低風險與其他人結隊,卻沒有任何登山常識也沒有團體意識,那就失去團體行動的意義,很多的山難都來自隊伍分散,或是領隊丟下受傷的隊友,無論是無法對自己負責任的人,或只是揪團主卻稱為領隊的人都不建議上山。

希望自己在大自然面前一直都可以帶點畏懼在前行,帶些敬佩在欣賞。

下一次騎車去百岳?剛結束的時候,確實不敢再想這種事,但現在事過四個月,又在蠢蠢欲動了🤣

騎單車環歐的肉腳,從巴黎出發,經歷十一個月,完成歐洲十六國的單車旅行!
現在在台灣當貓奴,希望能讓更多人入坑單車旅行。
每月都會有台灣郊區的兩天一夜單車旅行,期待大家加入!


歡迎大家追蹤。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engotrip/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insuhengo?locale=zh_TW

習慣用臉書的朋友們可以追蹤專頁,有新文章上架都會在這裡發佈

Newsletter

訂閱每週電子報 📩

我們將與你分享旅行以外的主題

書籍推薦·自我對話·實用旅行外語·旅人故事

We don’t spam!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