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「等你回來的時候一起Bikepacking 呀」
還在歐洲的時候,就收到網友的邀約,因為我在Story上嚷著Bikepaking好帥。
沒想到,這麼隨便的一約,居然可以成行!地點是脂質選的,因為我對台灣的戶外完全不熟悉,日期就挑在她要出發愛爾蘭的兩個禮拜前。
火車駛入太原火車站,我一眼就認出那個有著健康膚色、頭髮及肩的女孩,在月台與她的捷安特小夥伴,準備和我還有RC寶貝一起前往豐原。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,在台鐵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。
往後的24小時,我和脂質將會無比的親密,一起騎車、一起露營、一起吃三餐。
說也奇怪,我似乎沒有擔心過脂質會在這趟旅行帶來什麼麻煩,也沒有問過她是否有公主體質的問題,就這樣和她出發了?
【謝謝帶我體驗台灣的林道】
抵達豐原火車站後,沿著東豐自行車道,一路到東勢,不得不說,台灣的自行車道設備都超齊全,沿途設有公廁,居然還有飲水機跟打氣筒,甚至保健箱也隨時待命。但我想,這也許也是一個腳踏車道還未普及的象徵吧,因為它被視為觀光車道,所以才有那麼完善的設備,如果一個城市裡佈滿腳踏車道,那麼它就是通勤的作用,人們基本上不太需要在上班的路上停下來上個廁所。
在西班牙遇到的德國媽媽說,她很遺憾,現在大家都把騎腳踏車當作運動,而不是日常。
休息站裡的保健箱,下方還有打氣筒。
裡冷林道,大概很少人聽過,但是如果提到谷關,對於林道的位置就略知一二。它是在距離谷關十公里的部落,「裡冷」(里浪)在泰雅族語裡代表的是「深山裡來的人」,跟我們這些白浪,成了強烈對比。裡冷林道最有名的點是「電視機」,位在15K處,那個地方也剛好是個搭營的好地方,我們在午餐後討論,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電視機。
只是上網查到的資訊,有點嚇人……
「欸!這個人從6K騎到15K騎了兩個小時耶!」文章裡的那個人騎的還是登山車!
「假設我們騎得更慢一些,下午五點到得了吧?」
「而且說不定他也是慢慢騎!」
出發前我們先給自己打了幾劑安慰劑。
在7-11休息過後準備上山!
睡在7-11外面的貓貓。
超級好吃的裡冷冰棒。
在台灣單車旅行真的很幸福,取水容易以外,密集度高的便利商店也是最佳補給站,甚至可以吹著冷氣享用美食,比起國外的郊區,也比較容易找到賣食物的地方。野營似乎沒有太多的規範,曾經看過單車旅行者在土地公廟搭帳篷,還可以在警察局或學校警衛室旁邊借搭營。
就連現在我們要進入山裡探險,網路上也有水源資訊。
6K處,先裝一點水備用。
【裡冷林道,我們來啦!】
在和平的便利商店吃完午餐後,莫約一個小時我們抵達了裡冷橋,橋的另一端就是裡冷部落。
「現在是零K了吧」廢廢的我發問
「還沒🤣」脂質殘忍的打碎我的美夢
還沒,不過也快了!
大約騎了一公里後,來到零K處,只是…這根本是公路溜滑梯,而且我們還是在最底層,這到底要騎多久才會到6K?
還騎不到1K我就下車用推的,脂質則是推了一下子之後決定用騎的,因為她覺得推車比較累,沒事的,對於我這種在歐洲到處推車的人來說,推車不會累😂於是一整路幾乎都是她在前面騎車,我在後面拍照,等看不見她的身影,就趕快跨上腳踏車,啟動人力馬達向前追。
該怎麼形容0-6 K有多陡?大概就是兩個人騎50CC的摩托車,可能比走路還慢的那種陡,也有可能是騎不上去的那種陡,第二天溜下山時,一直懷疑自己昨天到底怎麼騎上去的那種陡。
抵達1K前,有一小段平坦,但帶有一點小碎石的路,相較於剛剛的上坡路段,這段路騎起來很輕鬆,身邊圍繞的樹也更多,我和脂質沿著輪胎劃出的路,一人騎一邊,中間隔著跟腳踝一樣高的雜草,這段路讓我們的公路車,騎起來有Gravel bike的感覺。
除了露營,這段路大概就是我最喜歡的畫面,兩個素昧平生的人,因為腳踏車而聚在一起,跟從未見過的人,在從未去過的地方,做著最嚮往的事,這種緣份堪比真愛吧?要是我晚一點回台灣,她早一點出國,或許就看不見這麼美的畫面了。
【您的豬隊友已上線】
8K之後,是無止盡的上坡加碎石路,大約在11K,我覺得自己可以馬上在路邊躺下睡著,好想好想先停下來煮晚餐,吃完再出發,但天黑時間是不等人的,如果因為停下來吃晚餐,而必須摸黑上山,那才糟糕!
(而且吃完晚餐,公路車也不會突然變電動車好嗎?)
於是,我從11K開始發揮公主病
「12K了嗎?」
「13K了嗎?」
「什麼?我以為14K了!」
「吼!怎麼還有兩公里?」
真是辛苦脂質了!
大概在13K的地方,我們遇見四位登山客,他們說在15K已經有人搭帳篷了,位置不夠,所以他們往下另外找露營的地方,不過他們覺得我們兩個人,跟對方商量一下應該是沒問題的。
果然!在15K前幾百公尺,就聽見超大聲的音樂和人聲!天啊!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些喧鬧聲,看見帳篷的時候,就好像看見救世主一樣!終於可以休息了!
我們順利的在「電視機」前面搭了帳篷,一起露營的登山客還特別帶我們去水源區裝水。
第一件事當然就是煮晚餐!回台灣後我幾乎很少吃主食,所以在準備食材時,想說已經有那麼多菜,就不需要帶主食了吧?幸好最後還是帶了三團麵,我真的忘記單車旅行到底會有多餓!居然想著帶三團麵可能會太多!
結果一坐下來,發現!
居!然!忘!記!帶!鍋!子!跟杯子!
幸好脂質有兩個鍋子,不然我們兩個就不能“共進”晚餐
千萬不要覺得我騎車旅行一年就會是神隊友,食材差點帶不夠,最重要的鍋具也忘記帶!這種豬隊友誰要撿!喔對了忘記說…我連打火機都忘記帶,幸好脂質的爐頭是可以自點的,不然我們真的就只能吃生菜!
不過豬隊友有帶酒,可以原諒一下吧!
兩天一夜的旅行很簡單,不用帶著咖啡豆趴趴走。
我們的燭光晚餐。
【日久生情不只是人與人】
這一晚,我又回到了在旅行中才會有的那種感覺,那種似乎自己進入了奇幻世界,開始某一種冒險遊戲的感覺。在收不到訊號的山中舉杯,跟今天才剛剛認識的朋友暢談,無畏懼的在帳篷裡入睡,這些我以為只有在國外才能做的事情,沒想到在台灣的週末,也可以輕易實現。
它也再次的提醒了我,自己到底有多愛單車旅行!老實說,裡冷林道真的不容易騎,或許像其他登山客一樣,背著背包上山還簡單許多,但我可以清楚地聽見自己心裡的回答:「就算再來一次,我還是會選擇用騎車的」
從背包旅行到單車旅行,我以為只是交通工具的轉換,但現在單車不再只是單車,它是我的旅伴,不管去哪裡,都希望能夠有它的陪伴。當然,帳篷和睡袋也是我們很重要的夥伴,不曉得是當天騎行的疲累,或是回到野外的熟悉感,在帳篷裡一躺下,我就呼呼大睡,一覺到天亮了!
那一天,我有好多好多的感受,現在卻想不起來有哪些。
我想,只有被大自然擁抱著的時候,那些沈睡在深處的情緒,才會安心地冒出頭打招呼。
騎單車環歐的肉腳,從巴黎出發,經歷十個月,已完成歐洲十六國的單車旅行!
現在回台灣當貓奴,希望能讓更多人入坑單車旅行。
歡迎大家追蹤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engotrip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insuhengo?locale=zh_TW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