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su

About jinsu

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.
So far jinsu has created 114 blog entries.

2022單車旅行日記-她們完整了母親的定義

By |2024-05-30T14:15:29+08:008 5 月, 2023|TAIWAN 🇹🇼, TRAVELING STORY✈️, 未分類|

在這趟旅行之前,我大概有三年沒有回家,可能有兩年沒有慶祝過母親節,但在出發之前,我決定和媽媽慢慢修復關係,因為發現自己過去的那些背包旅行,其實都是在逃避,逃避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,更多的是逃避與原生家庭的關係,就要開始人生的第一次長旅,我不希望自己依舊以逃避的心態在旅行,所以我回家了。 從小,就很羨慕其他同學,早餐總有媽媽準備,羨慕那些可以和媽媽當朋友的人,羨慕每一次去同學家,他們的媽媽總是很溫柔。 我的媽媽跟別人不同,她是個工作狂,除此之外,對我們的教養也都很嚴格,不容許我們有任何踰矩的行為,不喜歡我們和朋友玩在一起,只希望我們可以好好的讀書,長大之後能夠坐在辦公室或公家機關裡面吹冷氣,她常常說:「我希望你以後是拿筆工作的。」 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小孩長成她冀望的樣子,特別是我,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子,不是哥哥夢想中會穿著洋裝的妹妹,我會和哥哥一起站在鏡子前,一起吹他那個年代最流行的郭富城中分頭,會讓他的朋友以為我是他弟弟。 更遑論我帶給媽媽的感受,以前甚至懷疑過,自己全身上下大概沒有一處是能夠讓她喜歡,甚至只是順眼的都沒有。 或許是家庭原因,我很害怕和媽媽相似年紀的人相處,因為不想要回答一些想要改變我的問題,因為不想要為了符合期待而假裝,但是在這趟旅程中,我遇到了好多媽媽,就像是回到了童年,他們各自當了部分我最想要的那種媽媽。   【不忘幫我準備早餐的媽媽】 10月5日,在巴黎停留四天後,我開始往北前行,因為里程計算錯誤,那個晚上九點半才抵達Host家,接待我的是一對老夫婦,阿普爸爸和阿菲媽媽,他們擔心我在路上受傷,還特別打電話到警察局問有沒有腳踏車的事故,我告訴他們,因為在路上煮午餐和睡午覺,再加上里程計算錯誤,才不能在約定的時間抵達。 隔天,他們除了準備一桌豐盛的早餐,又額外的給了一個餐盒,說要在路上讓我當午餐,這樣就不會再耽誤行程了。 阿菲媽媽幫我準備的三明治。     【可以當最好朋友的媽媽】 Hengo has been with us for

2022單車環歐旅行裝備

By |2023-05-07T15:51:37+08:007 5 月, 2023|EU🚲|

旅行之前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裝備,特別是一場自己從來沒有過的長途旅行,從一開始的三十五公斤行李,經過十一個月後,用掉的、丟掉的、寄回家的,剩下大約二十公斤,如果不帶攝影裝備,我的行李應該可以控制在15公斤以內,所以這個版本可以說是精簡版,另外放上一篇自己出發前重複看了好幾次的裝備文章。 https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10449521 開始之前,請先記得自己已經是個旅行者,上路後有更多選擇需要靠自己去決定,例如選擇搭營的位置、下雨天到底要不要繼續前行、途中可能需要更改路線。所以不管是裝備或是單車選擇,一定要以自身情況去考量,別人給的意見絕對只是參考,特別不要問那些根本沒經驗的人,有些有經驗的人給的意見也不一定是正確的,除非他去過的地方跟你要去的重複性很高。最後,新手小白真的不要隨意相信單車店老闆的話,就算那個老闆有很多單車旅行的經驗🤣 裝備幾乎都是在蝦皮買的,便宜又好用,有些東西用到現在還在用。 第一天在巴黎機場時的行李。 【單車入手】 如果是新手,建議先去租不同的車子騎,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車子,我喜歡公路車,因為比較輕、看起來比較帥,但缺點就是如果不小心遇到石頭路,會騎到想哭😹 旅行車和登山車在Off Road騎起來很爽,但在國外我根本不敢亂騎Off Road。 我的公路車加上所有的行李,出發前是30公斤的托運行李,如果是帶車架比較重的旅行車,或許會超過三十公斤,另外自己力氣不大和腳力弱也是選擇公路車的原因之一,在路上偶爾會有需要推車或搬運車子的情況,每一次我都很慶幸自己帶的是公路車。 【腳踏車需要用到的】 1.有顯示胎壓的打氣筒 giyo 因為是公路車,所以胎壓比較高(攜帶式的能打到70就要偷笑了)在國外我都是到單車店或迪卡儂打氣,有些國家的加油站也可以免費打氣(法國沒有😭)所以這支會用到的機會很少,但還是必帶!因為腳踏車上飛機之前,需要把輪胎放氣,所以下飛機就需要用到它了! 2.胎壓計 不想要破胎,就要很注意胎壓!這支會用到的時候,就是在加油站打氣時,或是很久沒有去單車店打氣時,測看看胎壓夠不夠。可帶可不帶(下次旅行我可能就不會帶了) 3.彈簧繩 超需要!沒有彈簧繩就無法單車旅行啦!我掛在前面的帳篷和睡袋,還有綁在後面的背包,全都靠它們幫我固定!夏天還可以當成曬衣繩!這個一定要在台灣買!小北或是網路上都買得到。總共帶了三大三小。(90公分、60公分、30公分) 4.塑膠束帶

2022單車旅行日記-根本是天堂的斯洛維尼亞

By |2024-05-30T14:18:06+08:0022 12 月, 2022|EU🚲|

斯洛維尼亞可以說是這趟旅程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國家,環境超級優美,駕駛素質高!重點是物價超級便宜,根本就是東歐價格身處奧地利,會比喻成奧地利是因為,在我進入了奧地利後,完全沒有違和感(除了價格😹)但奧地利的感覺更提升一層,像是僅用比西歐貴兩成的價格,可以感覺身處在北歐。 從斯洛維尼亞進入奧地利一下下又再進入斯洛維尼亞!然後當天預計再進入奧地利一次,結果在那個酒吧被攔截了。 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邊境在高速公路上,腳踏車不能上,我從地圖上看到有個小橋似乎可以通過,沒想到這個邊境小到那麼可愛!只給行人通過的,過了那個柵欄就是斯洛維尼亞了。😂 【就連只停留一天也會被撿回家】 單車日記要紀錄的,當然是各個國家熱情的人民!這次因為趕著去維也納,所以沒有辦法在斯洛維尼亞多待幾天,但三天兩夜的旅行,我就被撿回家一個晚上,而且被包辦所有的吃喝😉 每到一個國家,還不用進超市,只要看加油站的牌價,就大概知道物價,抵達斯洛維尼亞之前,在克羅埃西亞,想了好幾天還是想不出它在貴什麼,前一兩天一直覺得可能自己換算錯誤,所以覺得很貴,可是後來我跟自己說,不要騙自己了,它就是很貴!而且在2023開始要使用歐元,到時候物價一定更令人害怕! 斯洛維尼亞使用歐元,而且又靠近奧地利跟義大利,原本以為又要努力省一波,沒想到,它讓我覺得錢變大了!只可惜因為路線的關係,只能在這裡停留一晚。抵達奧地利邊境前五公里,坐在路邊的公車站牌旁休息。 對面的酒吧,傳來一陣一陣的笑聲,現在下午四點,不是歐洲人的休息時間嗎?酒吧怎麼還那麼熱鬧?)人家歐洲人休息就是要喝啤酒啊!不然要幹嘛? 就要離開斯洛維尼亞了,但是還沒喝過他們的啤酒,不然就去喝一杯吧! 現在看到這張照片,不知道自己之前到底是怎麼騎的😂 【斯洛維尼亞之阿拉丁酒吧】 這是個露天酒吧,裡面雖然有座位,但大家幾乎都聚在外面,清一色都是老人家,幸好店員是和我年紀相仿的女生,而且還會說英文!我指著看板上面的那隻鹿:「我要這個斯洛維尼亞的啤酒!」 喝了一口啤酒後,店員到我旁邊,指著後面一位大叔,說:「他已經幫你買單了」😝接著店員開始當起我們的翻譯機,一杯都還沒喝完。 店員小米又問我:「你左邊那個大叔說要再請你喝一杯,你要嗎?」 :「蛤!可是我這杯還沒喝完!」 :「沒關係啦!慢慢喝」 第二杯啤酒上桌沒多久,小米拿著包包準備離開,結果所有的大叔都不讓她走! :「他們想要你留下來當翻譯對嗎?」我笑著問小米 她無奈又嘴角上仰的點頭。 正當他們在勸說小米不要離開時,又有另一位熟客上門,大家和他解釋我從哪裡來,在這裡幹嘛之後,小米又邊笑邊跟我說:「他說要請你第三杯啤酒,你要嗎?」

從德國騎單車到新加坡的他們,來台灣單車環島了

By |2024-07-28T09:28:55+08:008 12 月, 2022|AT HOME, CYCLING 🚲|

Warmshowers的收件匣,收到了來自新加坡漢娜的來信,她和德國丈夫在十二月會到台灣單車環島,經過台中時,想要來我家洗個熱水澡!天啊!這是個超級振奮人心的消息,回台灣後一直忙著工作,才開啟接待旅人模式沒多久,就收到Request!! 而且打開他們的資料才發現,這兩個人在疫情爆發前,花了一年半的時間,從德國騎到新加坡!這超酷!比熱門路線歐洲到中國還要遠! 原本我打算待在家裡,準備好一切等他們入住,但在他們預計抵達的前兩週,突然旅行魂又熱了起來,所以決定要到日月潭和他們一起環湖,野營一天,再一起回台中! 兩天一夜的行李很簡單。 只有三個人的旅行,好像有些太孤單!因此我又不小心認識了第四個夥伴! 「你在找地址嗎?」 在台中街頭,我看見一個騎腳踏車的女生,拿著手機東張西望,主動地跟她說話,結果她要找的地方,就在旁邊。騎車離開五秒後,我又回頭問她:「你喜歡腳踏車旅行嗎?」 喜歡! 「太好了,那我們之後可以一起騎腳踏車旅行,在台灣都找不到朋友跟我一起」 「我也是!!!!!!」 旅行後,我似乎變得喜歡主動認識新朋友,而且都會超級不害臊的跟人家要聯絡方式!😂 在客運站肢解腳踏車的人就是艾雯,認識的兩個禮拜後,我邀請她一起去日月潭,先搭車到埔里,再從埔里騎車到日月潭,跟漢娜他們一起野營一天,能夠找到一起騎車的人已經不容易了,還是一個喜歡野營的人,天底下有那麼幸運的事情嗎? 前往客運站的路上,我還在想,自己會不會又帶太多行李,像是第一次旅行的人,結果看到艾雯的裝備...還以為她在搬家,這也太多東西了吧,我的龍頭綁著睡袋和帳篷,已經很多了!結果她前面那包還多過我的! 我們在埔里的客運站見到了漢娜和漢可,他們發訊息給我的時候,我第一句話就是回他們,歡迎跟我一起成為漢漢漢三人組,漢娜、漢可、漢果! 漢漢二人組,這次是帶小折來台灣環島。台灣一解封,他們就馬上買機票了! 從埔里到日月潭那段,比想像中的困難,我們四個真的可以說是用生命在騎車,不過還不至於要下車用推的,算是在掌控之中。 認識了漢娜和漢可後,我才發現自己內心深處,依舊有點性別刻板印象,我以為漢可會修腳踏車、騎車體力很好,結果通通相反!漢可說,他在德國是那種原本預計騎腳踏車去找朋友,但是會騎到一半突然覺得太累,改成搭公車去找朋友,如果不是因為漢娜,他根本不會騎腳踏車旅行😂 漢可說的是實話,因為原本是我領騎,擔心自己騎太慢,所以讓漢可先騎,我在後面跟到很想說:「哥!沒關係,還是我騎前面好了!」尤其是在上坡的時候,還要維持比走還慢的速度,難上加難! 到了日月潭馬上先來一張! 抵達日月潭後,討論了一下,決定從水社碼頭那方開始,最後在伊達邵附近找野營的地方!才剛騎到向山遊客中心,漢漢二人組肚子餓了,於是我們就在那裡開始煮起午餐,我喜歡和騎車的人在一起的原因就是這個,每個人都很彈性,隨地可坐、隨處可煮、隨時可吃!😂

2022單車環歐日記-我和他在維也納的垃圾桶找食物

By |2024-05-30T14:16:06+08:0018 11 月, 2022|EUROPE, EU🚲|

與阿迪的上一集: 2022單車環歐日記-No Kangaroos in Austria 幾個男生在廚房裡面研究單車,我和阿迪他們就坐在單車廚房外面的人行道,夏天晚上的維也納,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溫控技巧,怎麼可以把氣溫控制得如此舒服。邊喝著啤酒邊聊天,談到這次的旅行是迪卡儂贊助單車,很狂的店員又說話了 「你比我們還要厲害,不需要去偷,就可以讓大公司吐東西出來🤣」 後來我才知道,他們是一群討厭資本主義,偏好用原始方式生活的人。 阿尼從廚房出來後對著我說: 「你是來自台灣對嗎?」呆丸人點點頭 「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,因為今天早上我才在看吳明益的書,然後就遇見你了」 這真的很奇妙!如果是看哈利波特,然後遇見英國人,機率應該會大到一天發生好幾次,但是在歐洲,特別是疫情時候,要遇見一個台灣人,同時還要看過台灣的書,這種機率根本微乎其微。 要知道一個城市治安好不好,只需看看大家怎麼鎖腳踏車。 【尋寶開始啦】 離開單車廚房才一個街口,阿迪若無其事地問我 「我要去垃圾桶尋寶,你有興趣嗎?還是你要先回家也可以」 我像個毒蟲興奮地點頭,好像阿迪要帶我去買什麼好貨!垃圾桶尋寶是法國人教我的,但從來沒有跟高手一起過,現在有阿迪,我當然要看看有什麼秘訣! 很快的,我們來到了一間公寓外面,把腳踏車停好後,阿迪要我保持安靜,這時候我在想,要到高級公寓的垃圾桶尋寶嗎?穿過了一道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柵欄,阿迪拿出鑰匙打開門,這裡面是垃圾桶間。 就像阿尼說的,在維也納垃圾桶尋寶,你必須要有某些鑰匙。阿迪就是那個有鑰匙的高手。 在約有五坪的空間,裡面有三個大型垃圾桶,阿迪打開了中間的那個,將幾個黑色塑膠袋往旁邊丟,然後從下面某個黑色塑膠袋裡,拿出一瓶包裝完整的果汁,我興奮的站了上去,裡面的果汁不只一瓶,而且!不只是果汁!

2022單車環歐日記-No Kangaroos in Austria

By |2022-11-13T14:51:20+08:0013 11 月, 2022|EUROPE, EU🚲|

八月的奧地利,不像巴爾幹國家酷熱,至少能在帳篷裡賴床。 「今天要直接騎到維也納嗎?」 「但是還有106公里...」 「分兩天應該比較好,現在都十一點了」 「如果早一天抵達維也納,就可以把不必帶的行李放在朋友家去郊外騎車」 這些都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,都是一種早就有答案,卻要想千百個理由騙自己和說服自己。 如果我不想要今天抵達維也納,就不會在腦中蹦出這個想法,因為原定計畫就是兩天才會抵達,然後那句用來說服自己的最後一句話: 「如果早一天抵達維也納,就可以把不必帶的行李放在朋友家去郊外騎車」 最後的結果是,我在維也納待了十二天,根本就沒有去郊外騎車旅行😂 就是在這裡醒來,突然想騎一百公里😂 一路上笑著自己瘋狂,也笑著真的沒有人會想要當我的旅伴,誰要跟一個都已經十一點才出發,還突然決定要騎一百公里的人一起旅行。幸好夏天日落的晚,不會長時間在夜晚騎車。 【一個招呼,換來十二天的維也納住宿】 八月一日,晚上8點23分,抵達維也納,單車旅行的終點站。20公里前,已經在超市買好啤酒,準備今晚的慶功宴,一個人的慶功宴,因為朋友要九天後才回來,這幾天他的公寓就讓給我了! 我的朋友...說來有點瘋狂,我們是在西班牙騎車時遇見的,那時我剛騎完上坡,正想要在小鎮買啤酒喝,旁邊突然有人向我喊了一聲,轉頭過去,一個戴著帽子的男人,還有那台掛著兩個德國牌馬鞍袋的腳踏車。在冬天,幾乎很少可以遇見單車旅行者,不過在西班牙不一樣,因為想旅行的人都會跑到西班牙。 他是阿迪,我人生中第一個認識的奧地利人,從維也納出發,經過瑞士、法國,現在正要去西班牙的西部,最後會搭船去希臘。我們分享著資訊,他說如果我到維也納,可以去住他的公寓,但如果我想要住在女生家,他也有女生朋友可以Host。 遇見阿迪的那天。 當時的計劃沒有維也納,心想要再和他見面,應該很困難了!誰知道後來不小心找到從維也納到曼谷的235歐元機票,行程就這樣改變了,我們也就有了第二次見面的機會。 阿迪是個...很奇怪的人,他所有的一切,好像都不是他的,單車旅行的裝備都是從朋友那借來的,就連腳踏車也不例外!還在用可以換電池的智慧型手機,外加一支智障機,沒有臉書、沒有IG,我們只能交換Email。 我請他喝了啤酒,他拿出一個超小超迷你的摩卡壺,要回請我咖啡,因為沒有看過那麼輕巧可愛的摩卡壺,所以好奇問他這是哪裡買的? 「偷的!我們常常偷很多東西,但是我們只偷大公司,小本經營的不偷」

單車環歐後,來騎騎看裡冷林道!

By |2022-10-20T22:51:15+08:0020 10 月, 2022|TAIWAN 🇹🇼|

:「等你回來的時候一起Bikepacking 呀」 還在歐洲的時候,就收到網友的邀約,因為我在Story上嚷著Bikepaking好帥。 沒想到,這麼隨便的一約,居然可以成行!地點是脂質選的,因為我對台灣的戶外完全不熟悉,日期就挑在她要出發愛爾蘭的兩個禮拜前。 火車駛入太原火車站,我一眼就認出那個有著健康膚色、頭髮及肩的女孩,在月台與她的捷安特小夥伴,準備和我還有RC寶貝一起前往豐原。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,在台鐵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。 往後的24小時,我和脂質將會無比的親密,一起騎車、一起露營、一起吃三餐。 說也奇怪,我似乎沒有擔心過脂質會在這趟旅行帶來什麼麻煩,也沒有問過她是否有公主體質的問題,就這樣和她出發了? 【謝謝帶我體驗台灣的林道】 抵達豐原火車站後,沿著東豐自行車道,一路到東勢,不得不說,台灣的自行車道設備都超齊全,沿途設有公廁,居然還有飲水機跟打氣筒,甚至保健箱也隨時待命。但我想,這也許也是一個腳踏車道還未普及的象徵吧,因為它被視為觀光車道,所以才有那麼完善的設備,如果一個城市裡佈滿腳踏車道,那麼它就是通勤的作用,人們基本上不太需要在上班的路上停下來上個廁所。 在西班牙遇到的德國媽媽說,她很遺憾,現在大家都把騎腳踏車當作運動,而不是日常。 休息站裡的保健箱,下方還有打氣筒。 裡冷林道,大概很少人聽過,但是如果提到谷關,對於林道的位置就略知一二。它是在距離谷關十公里的部落,「裡冷」(里浪)在泰雅族語裡代表的是「深山裡來的人」,跟我們這些白浪,成了強烈對比。裡冷林道最有名的點是「電視機」,位在15K處,那個地方也剛好是個搭營的好地方,我們在午餐後討論,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電視機。 只是上網查到的資訊,有點嚇人...... 「欸!這個人從6K騎到15K騎了兩個小時耶!」文章裡的那個人騎的還是登山車! 「假設我們騎得更慢一些,下午五點到得了吧?」 「而且說不定他也是慢慢騎!」 出發前我們先給自己打了幾劑安慰劑。 在7-11休息過後準備上山! 睡在7-11外面的貓貓。 超級好吃的裡冷冰棒。

在義大利單車旅行33天,會花多少錢呢?

By |2022-10-03T23:37:53+08:002 10 月, 2022|EU🚲|

大家很喜歡看旅行預算篇,就像小學老師說的,台灣人有個特性,所有數學題,只要把單位換成新台幣,原本不會算的人都突然能夠解題了!但是寫旅行花費是我常常拖延的主題😹因為必須打開手機記事本,慢慢的將每一週的花費加總,然後又要打開硬碟,拉出相關的照片...... 【先來看一下33天在義大利花了多少錢】 食物、交通及其他的雜費花了345歐元,義大利可以說是單車旅行中,最忽略預算的一國。起初是因為啤酒真的太好喝,不小心多喝幾瓶,接著一些小裝備開始跳車,最後連羽絨衣和太陽眼鏡也跳車了😊 所以不得不花錢消災,藉生日禮物名義,送自己一支一百歐的太陽眼鏡,考慮到春天過後用不到羽絨衣,所以只花了十歐買一件厚長T禦寒。不過額外買的東西都沒有在這個表格裡面,表格列出的是單車旅行中的日常消費。 花最多交通費的也是義大利,因為搭了船去西西里,又在西西里跳島。為了看五漁村的風景,也破例搭火車(因為腳踏車騎不到) 最後又買了一張機票去雅典,那張機票原價13歐元,結果加上腳踏車變成95歐元😭 所有買的東西、腳踏車保養及最後這張機票,大約花了五百歐元。 :一萬五台幣在義大利一個月耶!!!很便宜啊! 如果你看過我在法國和西班牙的花費,就會知道我心在淌血! 不過現在回來了,就覺得還是很值得,幸好在西西里有吃帕尼尼和冰淇淋🥳 延伸閱讀:有什麼比單車旅行還省的?西班牙四個月只花500歐元 延伸閱讀:你不知道的事,在法國五個禮拜只花118歐元 【義大利的物價】 抵達義大利之前,大家都跟我說義大利物價和西班牙差不多,也不知道是不是通貨膨脹的關係,我覺得義大利並沒有跟西班牙差不多,有些東西還比法國貴!但是越往南就越便宜,如果預算比較低,最推薦西西里!便宜又好玩! 法西義,這三國,平均下來義大利花費最多,每次到超市採買,沒有一次是低於三歐預算,有什麼比較便宜的選擇嗎?有!B牌義大利麵誇張便宜!在這裡幾乎天天都吃麵,有時候還會煮成台式湯麵。餐廳的披薩,大概五歐就可以買到一大塊,幾乎不會踩雷! 除此之外.....好像..... 以一般觀光客而言,義大利真的算是不貴的國家(先別說米蘭和威尼斯,所以我才沒有去啊😹),只是對我這種省錢仔而言,省錢方面小小有難度,對了!義大利的郵票,是這次去過的國家中最貴的!但是大家都想要羅馬的明信片😭 這盒義大利麵只要0.71歐,真的要很幸運才能買得到,之後就沒有看過這樣的價錢。 【需要特別注意的收費】 義大利有些超市會收蔬果類的塑膠袋費用,而且即使只有使用一個袋子,買幾種蔬果就會算幾個袋子的錢,雖然非常便宜,但是還是超級不合理,有幾次,我甚至沒有用塑膠袋,還是被收取這筆費用,後來就放棄掙扎了!同一個牌子的超市,有些收取袋子費用,有些則不用,都沒有明顯標示,所以後來我都盡量在Lidl買蔬果,因為Lidl一致都沒有收。

2022歐洲單車旅行-在北馬其頓領略到相遇的意義

By |2024-07-28T09:29:18+08:0019 9 月, 2022|CYCLING 🚲, EU🚲|

這趟旅行很有趣的事情是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國家最美最棒,如果你要跨越邊境去鄰國,他們總是說,你一定要很小心,那裡很危險,但,一年十六個國家,我已經平安回到台灣了,而且從來沒遇見任何危險的事情(遇見野豬? 我想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,為什麼需要旅行?就拿台灣來說,大家都會說台中是慶記之都,可是真的有那麼危險嗎?我們搭公車10公里免費、YouBike半小時免費(公車免費實施好多年,後來改成市民獨享,但是Youbike只要有悠遊卡都可以享有優惠)這麼好的城市耶!如果你因為聽到慶記很多不敢來,不是很可惜嗎?(趁機行銷自己的城市 所以我都會把他們說的話當耳邊風,就算危險也要去過才知道有多危險啊🤣 在北馬其頓的第一個早上。 大家聽到北馬其頓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?或是根本沒有聽過這個國家呢?北馬其頓位在希臘的北方,保加利亞的西南方,1992年立國原名是馬其頓,但希臘認為馬其頓是屬於希臘歷史的概念,所以對於他們的國號覺得很不爽,希臘開始霸凌馬其頓,藉此強迫他們改名。 (不知道這段歷史時的時候,我還一直在地圖上找南馬其頓😹 (是說希臘經濟那麼差的國家,還可以經濟制裁到別人改名,也是厲害 除了更改國名,另外我知道的是北馬其頓名列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,所以它的物價理所當然親民許多。我真的快被保加利亞的物價氣死,雖然在歐洲,保加利亞算便宜,但已經在歐洲窮遊那麼久的我,還是覺得它貴得沒有道理。 有多窮請看延伸閱讀:有什麼比單車旅行還省的?西班牙四個月只花500歐元 北馬其頓的郵局人員很友善,會說英文又幫我貼郵票。 【我是時空旅人】 保加利亞與北馬其頓是可以走陸路進入的,如果你從保加利亞進入,記得把手錶往前調整一個小時,這真的太有趣了,假設我一腳在保國一腳在北馬其頓,那麼身體的一半會是八點,一半是七點。過了邊境之後,有好幾公里的下坡,因為專注地騎著下坡,等我抵達預計過夜的小鎮時,看著手機居然才七點,還以為自己騎得飛快,殊不知是因為時差的關係。 第一個晚上停留的小鎮,有一條小溪貫穿小鎮的心臟,還有周圍的山擁抱著,感覺還真像是動畫裡的經典小鎮,這是我對北馬其頓最美好的第一印象。除此之外,雖然是一個小鎮,但是腳踏車道還有運動設施都規劃得非常好,居民非常親切,每個人看到我不是用疑惑的表情,而是非常熱情地用英文跟我打招呼 這個小鎮是不是超美!我就在小溪旁邊搭帳篷,雖然晚上有散步的人們,但都沒有被驅趕。 之前看到別人的遊記分享,北馬其頓的人不太會說英文,這點完全不科學,我在這裡每天遇到的人,一定都會有人跟我講英文,如果是買東西或詢問事情,都會有人可以用英文回答。 首都的腳踏車道規劃,以及駕駛的友善程度更是讓我覺得意外,在Skopje騎著腳踏車比開車方便太多,腳踏車道的密度跟西歐國家有得比。(出了首都之後不評論😂 身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,北馬其頓卻有預算規劃腳踏車道,雖然這很有可能只是政府在做門面,而且做越多建設就可以藉機貪污更多錢(北馬其頓的執政黨是歐洲最有錢的政黨,可是他們的國家的經濟卻成反比) 首都最有名的雕像。 【在這裡有些不開心】 北馬其頓是這趟旅行當中,最多人問我,台灣是不是貧窮的國家,甚至還會問到薪資,因為他們沒有聽過台灣,所以好奇。但被問久了,心裡還是覺得不舒服,原因是,不管我的國家富有或貧窮,都與我這個人無關、與我們的相遇無關,為什麼大家如此重視這件事呢?

2022回國懶人包,快來搭免費的防疫巴士。(不定期更新)

By |2022-09-14T20:18:30+08:0014 9 月, 2022|TRAVELING STORY✈️|

最近回台規定莫約15天變動一次,且越來越寬鬆,如果還沒訂機票的朋友可以選擇1號或15號後的班機,可以獲得更好的隔離條件。 此篇是8月25日從曼谷返台經驗,往後不定期更新。 【登機前需準備事項】 登機前48小時需線上填寫隔離資料。 填寫之前,會建議先online check in以及訂好防疫旅館/自行隔離地址,因為隔離資料需要你的班機座位。 9月1日後,如果家中有獨立衛浴的房間,那你可以只訂前四晚的旅館,後面就可以回家自主管理。(移動的時候,不需要通報) 如果符合一人一戶,則可以八天全部都在同個地方 抵達當天是隔離的第0天,所以雖然說是3+4,但實際上是4+4 https://hdhq.mohw.gov.tw/Default1?openExternalBrowser=1 (有預計搭機返台的朋友們可以先將此網址加入書籤) 防疫資料會問是不是有打補強疫苗,但是實際在機場check in,以及抵達桃園機場時,並沒有確認疫苗QR Code,不確定是否所有航空都是如此辦理,以防萬一還是將疫苗證明準備好。 我從維也納飛泰國時有檢查疫苗QR code。 華航的空姐,國外航空沒有像她們穿防護衣戴面罩。 【機上狀況】 這次回台灣搭的是華航,所以在防疫方面都做得非常好,空姐全副武裝,不時會到廁所噴酒精消毒,全機規定除了用餐不能脫口罩。

Load More Posts